全部快三
江西鄱阳湖:未经批准禁止进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新网10月25日电 “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微信公众号25日消息,近日,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沙湖站、庐山市公安局蛟塘派出所联合发布《关于禁止未经批准进入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告知书》。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省鸟”白鹤等珍稀候鸟及其越冬地。保护区风景优美、鱼类资源丰富、大量候鸟在此越冬,吸引了大量来自各地的群众进入区内游玩,既给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管理造成严重困扰,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进入候鸟越冬期以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主要路口设置宣传牌、警示牌,劝阻外来人员擅闯保护区的行为。在庐山市公安局的配合下,依法对10月4日和10月6日擅自驾车进入沙湖核心湿地并毁坏公私财物的3名违法人员进行了行政拘留;10月11日,4名违法人员在保护区内水域投毒以获取渔获物。近日,违法人员被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予以刑事拘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单位和个人,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告知书》特别提醒广大群众,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禁止开发区,未经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进入或招揽、组织他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将依法追究责任。对拒绝、妨碍、阻挠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当事人予以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新财经)
帝王彩票 广东台山鹅香飘四海 “老味道”满足新需求****** 中新网江门10月29日电 题:广东台山鹅香飘四海 “老味道”满足新需求 作者 李晓春 郭军 随着2013年原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广东江门“马冈肉鹅”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近年来江门台山市有发展成马冈鹅主产地之一的趋势。 ![]() 据当地相关部门近日介绍,台山山峦起伏、三面向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肉鹅成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当地水稻种植面积大,素有“广东第一田”的美誉,极大满足了肉鹅原始放养的条件。 “从鹅苗养育成可上市的肉鹅,一般需饲养超65天。具体饲养时长,要视市场上烧鹅、卤鹅、焖鹅等实际需求而定。”台山都斛镇的马冈鹅养殖户李羡明说。 ![]() “肉鹅饲养70至90天,个头可长到4公斤左右,宰杀后大概为3.5公斤,这个阶段肉质嫩滑、鲜甜爽口,适合用于制作烧鹅。”在台山台城街道从事烧腊行业的都斛师傅钟先生介绍,新鲜出炉的烧鹅色泽金红、皮酥肉嫩、汁水香浓,温热时吃,可尝到皮脆、肉香、爆汁的口感。 ![]() 在都斛南村,百姓逢年过节有在自家的烧鹅炉制作烧鹅的习惯,不少村民以烧鹅制作技艺谋生,外出经营起烧腊档或餐厅,久而久之“南村烧鹅”在当地有了名气,且颇受青睐。 ![]() 与“南村烧鹅”同受青睐的,还有都斛独具风味的黄豆焖鹅。“我们选用110天左右的肉鹅为主料,砍块、焯水后,将姜块用油爆香,放入鹅肉稍作翻炒,加入提前炒香的黄豆,和少许的柱侯酱、烧烤汁、五香粉、水等一同焖煮25分钟,出锅时酱香扑鼻、色泽油亮,非常诱人。”都斛镇大纲红色餐厅的师傅透露,黄豆焖鹅是当地一道“老味道”的肉鹅美食,不少回国探亲的华侨“食过返寻味”。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台山人为了营生,将家乡特色美食“搬至”异国他乡,“老味道”五味鹅就是其中之一。据介绍,台山北陡、深井、汶村、海宴、广海、端芬、斗山、都斛、赤溪等镇的百姓,对卤制肉鹅都有独特的见解,长年累月造就了众多“同村不同味”的口感。 ![]() 2022年“汶村五味鹅制作技艺”项目入选江门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汶村五味鹅,经海外台山人的巧手卤制,已成功在美国纽约等华人较多的城市“出锅”,走上当地食客的餐桌。 ![]() 在江门五邑地区,烧鹅、白切鹅、焖老鹅公、腐竹焖鹅、生蚝焖鹅、青蟹焖鹅、白鳝焖鹅、鹅乸饭、卤水鹅掌翅、盐焗鹅掌翅、豉油皇鹅肠、豉油鹅、甲鱼焖鹅、黑蒜老鹅汤、陈皮老鹅汤等系列鹅美食层出不穷,迷倒万千食客。而在台山斗山镇,当地的“狗仔鹅”早已独树一帜。 ![]() 据介绍,“狗仔鹅”是选饲养超千日的老鹅为主料,借鉴当地以前焖煮狗肉的烹饪方法,将其砍成块、炒白锅(不放油,直接翻炒至皮色略焦黄),加入姜块、南乳等配料一同焖熟,入口很有嚼头。 昔日台山人逢年过节才能品尝到的“鹅味”,如今一年四季皆可大饱口福。随着今年“侨都预制菜”首批菜品“江门十二菜”正式亮相,马冈鹅系列的预制菜品,将走向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地及海外市场,带动当地马冈鹅养殖、加工、餐饮等行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壮大“鹅”经济。(完)
|